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間歇性斷食真的是萬靈丹嗎?談現今熱門的斷食法

        最近在門診常常會遇到病人自己進行各種各式各樣的飲食法,從一開始的生酮飲食、減醣飲食,到現今最熱門的間歇性斷食,每種飲食似乎都各有各的道理。今天就來替大家講講間歇性斷食在目前的醫學研究上,是否真有他神奇的地方?     2019/12在全世界最重量級內科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中有一篇綜合分析整理了各項研究,詳述斷食法對於人體的影響,下面來替大家講解其中的重點: 斷食法的由來   與如今的人類不同,我們的祖先並非一日三餐定時,餐餐都有的吃,有時還外加零食,生活中也並非久坐不動。相反的,他們忙於在食物資源稀少的的環境下尋找食物,為了三餐而奔波,等於無形中時刻都在進行間歇性斷食。隨著時間及社會進步,社會中各種文明病逐漸增多,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痛風等等,這些疾病與我們如今的生活型態以及飲食習慣時常相關。換句話說, 可以說是社會的進步快過生物的演化,導致我們古老的新陳代謝系統無法適應現在的社會,造成各種疾病逐漸產生。 斷食法的原理   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進食後,葡萄糖被用於供應能量,脂肪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被儲存在脂肪組織內。斷食期間,三酸甘油酯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後被用於供應能量。肝臟將脂肪酸轉化成酮體, 酮體是斷食期間許多組織(尤其是腦部)主要的能量來源。酮體的血中水平在飽腹狀態下較低,而人體內的酮體水平會在斷食開始後8~12小時內升高,達到0.2~0.5 mM,維持至24小時,之後在48小時內升高至1~2 mM。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168斷食或是186斷食要設計如此的時間,因為只有超過如此的時間才會產生代謝轉換,達到足夠的酮體濃度 。 酮體不僅是斷食期間的能量來源,而且還是對細胞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影響的信號。酮體對已知影響健康和衰老的許多蛋白質和分子的表達和活性具有調節作用。大部分器官系統對於間歇性斷食產生的反應使個體能夠耐受或克服挑戰,然後恢復常態。反復經歷斷食期會產生持久的適應性反應,從而對之後的挑戰具有抵抗力。間歇性斷食可以增加細胞層級方面的:     酮體增加     抗氧化力防禦上升     DNA修復上升     粒線體抗壓力性上升   ...
最近的文章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SCC)上發佈的一篇研究通訊顯示,與飲用含糖飲料相似,即使飲用代糖飲料也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 這項來自於法國的研究分析了自 2009 年到 2019 年間 104760人的飲料消費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之間的關係。該研究招募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爲 42.9 歲,平均 BMI 指標爲 23.7。目前吸煙者為17.2%,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為31.7%。 第2型糖尿病的盛行率為1.4%,高膽固醇血症為8.0%,高血壓為8.2%,高甘油三酯血症為1.4%。 參加這項研究的受試者自加入開始,需要每隔 6 個月在線上填報 2-3 張 24 小時內的飲食記錄表。他們所填報的飲料分爲含糖量大於 5% 的含糖飲料(如軟性飲料、糖漿、100%果汁和一般果汁)、添加人工甘味劑的代糖飲料以及不添加糖類的飲料。研究關注的疾病包括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塞與急性冠心症等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們通過醫療記錄確認了受試者們在 2009 年到 2019 年追蹤期間共有1379位首次發生心血管疾病,並將這些數據與國家健康保險數據庫(SNIRAM)和法國國家死亡登記數據庫(CépiDC)進行了比對。 研究發現,不論是喝含糖飲料還是代糖飲料,心血管疾病的首次發病率風險都要比不喝含糖飲料的高:相比不喝飲料的人,經常喝含糖飲料(平均每天攝入185 毫升) 的受試者有1.2倍的風險更可能患上心血管類疾病,而經常喝代糖飲料的人(平均每天攝入176 毫升)有 1.32倍的風險更可能患病。 所以代糖飲料似乎不能讓你更健康,詳細的原因仍待更多的研究。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的健康! 參考資料: 1.  J Am Coll Cardiol. 2020 Nov 3;76(18):2175-2177. doi: 10.1016/j.jacc.2020.08.075.

卡介苗是否能夠減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感染機率?

      之前有一些報導顯示某些強制新生兒施打卡介苗的國家,似乎比沒有施打卡介苗的國家在COVID-19的感染率以及死亡率都低上許多。因此許多人開始想說,在COVID-19的疫苗研究出來之前,卡介苗這個古老的疫苗是否能夠再度發揮新用途? 以色列研究     沒錯,就是世界Z戰中的以色列。 以色列在1955~1982年間,跟台灣一樣規定所有的新生兒都需要施打卡介苗,接種率在90%以上。直到1982年之後,才停止全面施打 ,變成只有來自高風險流行地區的移民需要施打卡介苗。所以他們找了兩群年齡相近的民眾來進行比對,分別是1979~1981年出生以及1983~1985年出生的這兩群人。這兩群人因年齡比較相近,一些危險因子也會比較相同。 他們用這兩群人來比較1979~1981年有施打卡介苗相較於1983~1985年沒有施打卡介苗的這群人,到底在感染SARS-COV-2的機率上有沒有差異? 結果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結果,在72060個 SARS-COV--2的測試中,有3064位是來自於有施打卡介苗的族群,而有2869位是來自於沒有施打卡介苗的族群。 最重要的是看到SARS-COV-2呈現陽性結果的部分,有施打的族群是11.7%,無施打的族群是10.4%,兩者並沒有明顯的差異,P值及95%信賴區間都沒有意義。 結論     以色列的這份世代研究顯示, 施打卡介苗與否跟 SARS-COV-2的感染機率,看起來並沒有相關的關係。 不過其實有另外一個問題,感染機率沒差,那嚴重度呢?研究裡說因為以色列重症人數太少,因此無法得出有意義的結論(兩族群分別各只有一位重症)。不過這篇研究其實有諸多限制,包括無法確認接種疫苗與否的正確性,還有畢竟不是整個族群去篩檢,因此到底實際感染率如何是未知的。不過以色列基本上也是有症狀的一律篩檢,因此推測可能跟實際感染率不會相差太多。另外就是有打的那群人稍微老一點,平均40歲,而未施打的則是平均約35歲,但是都屬相較年輕族群。 所以,結論就是老藥未必能新用,大家還是做好自身防護,等待人類戰勝的那天來臨!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

電子螢幕產品對小孩的大腦發育是否會造成影響?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說,不准看電視、不准打電動,去看書或者寧可出去玩!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有聽過的話,不然功課會變差、會近視、注意力會變差,容易過動等等。這些電子螢幕產品真的是不是會對我們造成影響?還是只是爸爸媽媽的錯誤觀念?小時候很常被荼毒的我這幾天看到一篇研究,似乎證明爸爸媽媽的古老智慧是對的......。 學齡前兒童腦白質的整體性與電子螢幕使用相關性的研究     這段標題其實非常的拗口,大家應該聽得有點霧煞煞。在這邊替大家解釋一下, 所謂的腦白質就是腦部的神經纖維,大家可以把他想成電線或電纜,主要是腦袋中溝通各個分區的連接管道。這個構造如果完整性、發展度越高,各個腦分區的溝通效率、傳輸速率就會越好 。反之如果這個組織出問題,就會造成腦部的病變,導致腦部功能下降,大家可能比較熟知的就是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     嬰幼兒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期,尤其是五歲以前 。這期間腦白質的髓鞘化非常的重要。所謂的髓鞘就像是電線外面那層絕緣的塑膠皮,簡單來說就像是避免電線短路接錯線, 在人體中,髓鞘還有加速神經傳遞速率的功能,所以髓鞘化程度越高,神經的效能越好 。     至於為何這項研究要選學齡前的兒童?因為學習會影響腦部的發展,包含腦白質的形成,所以選擇學齡前的兒童更可以觀察到電子螢幕的使用對初始腦部發展的影響。 研究簡介     所以美國這本重量級的期刊(JAMA Pediatrics:IF 12.004)在今年11/4發表的這篇研究就對這項議題進行探討。以往的研究主要是用一些觀察性的研究,很少研究是去直接去看電子產品對腦部構造發展的影響。在2017/08~2018/11間,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學中心研究了47位3~5歲之間的健康兒童,利用電子螢幕評估問卷了解電子產品使用程度,這份問卷分數越高,代表電子螢幕產品使用越多,此外還結合語言以及讀寫萌發的評估測試,來評量研究對象的語言表達、工作記憶、執行能力及理解能力等等。另外也使用核磁共振中的擴散張量影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來評估幼兒腦白質的發展程度。 這個研究也是首次研究電子螢幕產品是否對於腦部解剖構造會有直接影響的研究 。     大...

嬰幼兒的健康飲品建議

         最近也有蠻多人問劉醫師這個問題,像是小朋友喝完奶要不要給他一點水漱口?或是因為覺得果汁比含糖飲料健康,所以就給小朋友喝100%純果汁,這樣到底對小朋友是健康的嗎?諸如此類等等很多的疑問,剛好美國Robert Wood Johnson 基金會底下的兒童健康飲料計畫聯合美國兒科醫學會、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美國營養學會以及美國心臟醫學會的專家一起制定了兒童健康飲料指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推薦給小朋友的健康飲品         其實0~6個月的小朋友不用額外添加任何開水給他們 ,而且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食物及飲料就是媽媽的母奶,或是退而求其次,配方奶也可以。另外在兩歲以後由於攝取的其他食物會增加,因此飲用鮮奶時會建議考慮較低脂肪的牛奶,畢竟這已經不是小朋友唯一的食物了。 建議限制飲用的飲料     注意,這裡說的100%純果汁就是指完全沒有任何額外添加物直接100%由水果製成的果汁歐!有添加任何添加物的都不算在裡面。基本上,如果有新鮮水果就吃水果,果汁是在新鮮水果吃不到或是吃的水果不夠多的時候才考慮。因為果汁本身跟新鮮水果比較起來缺乏纖維質以及必定會喪失一些維生素。另外,也有一些研究發現果汁跟小朋友的蛀牙率似乎有正相關。     此外, 人類出生先天就喜歡偏甜的口味,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是味覺偏好養成的關鍵期, 如果此時大量接觸甜味,對於以後的健康及飲食偏好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 不建議攝取的飲料     基本上含糖飲料都不建議給小朋友飲用 ,不管是天然的糖或者是人工甜味劑。比較特別的是所謂植物奶,在一歲以前是不建議取代母奶或是配方奶,但是一歲以上如果有特別考量可以給予,不過仍無法完全取代牛奶。因為植物奶的營養成分跟牛奶相比不太一樣,而各家產品也不同,很難保證給予小朋友足夠的營養。 所以,大家在選擇給你家小寶貝喝進去的飲料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歐!!!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Healthy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Early Childhood Recommendations fr...

母乳中的抗體不會被分解嗎?餵母乳的小孩是真的比較不會生病嗎?

    最近又被問了一個問題,說真的還沒有很認真的想過,不過真的是個好問題。大家都說母乳中有保護性抗體的存在,可以讓小朋友比較不會生病,這是真的嗎? 那為什麼抗體又不會被胃酸所破壞掉呢?不是說胃酸會破壞掉蛋白質嗎? 母乳中的抗體     母乳中有很多不同的抗體,包含了IgA、SIgA(分泌型IgA)、IgM以及IgG等。不過,其中最重要的其實是SIgA 。SIgA主要分佈在唾液、淚液、腸胃液、乳汁以及呼吸道分泌液等外分泌液當中,是人類的黏膜免疫當中的主要抗體,所以乳腺中的漿細胞就會分泌很多SIgA到乳汁中。而這種 SIgA對抗病原體的方法就是直接把它包起來中和,所以嬰兒在喝母乳的過程中,沿途經過的腸胃道甚至是呼吸道都會佈滿了媽媽分泌的SIgA,這就是餵母乳的小孩比較不會生病的由來!     而另外其實寶寶的腸胃道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非常需要建立自己的好菌叢,所以如果有媽媽sIgA照顧的小寶寶,因為經過sIgA的把關, 以後腸胃道的菌相也會比較好,比較不會過敏或是罹患一些發炎性腸胃疾病 。基本上, 母乳中的 SIgA在寶寶自己腸胃道免疫系統還沒建立起來的前四週,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另外大家都說,寶寶前六個月比較不會生病是因為有媽媽的抗體,這也是真的。不過這是透過IgG這種免疫球蛋白,而不是靠 SIgA,且是在懷孕過程中經由胎盤的fc受體交換所貢獻的,但是這種抗體會在出生後6個月內逐漸消失,之後寶寶就要靠自己了。 母乳中的抗體會被消化掉嗎?     沒錯,其實母乳中的抗體也是一種蛋白質,就理論上來說,人類消化道中的蛋白質酶、胃酸,是完全有能力把這種蛋白質所破壞掉的。那事實是真的這樣嗎?     2017年在營養學(Nutrients)上一篇由加州大學所做的研究就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們收錄了因為各種原因需要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而且不幸需要插鼻胃管或是口胃管的小寶寶。其中有15個早產兒(23~32週-出生後7-98天)、8個足月兒(38~40週-出生後16-42天), 把他們媽媽的母乳、跟餵食兩小時之後從胃中反抽出來的消化液進行其中免疫球蛋白濃度的比較 ,發現下面的事實:    左邊Pr...

愛吃辣容易得失智症?

    其實劉醫師以前也蠻愛吃辣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跟家人一起吃麻辣鍋更是最開心的時候,看著滾滾的紅油以及滿室的椒香,人生不過如此。不過最近有一篇研究顯示出辣椒可能跟失智症有點關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辣椒與失智症     其實這篇澳洲的研究一開始是假設辣椒應該是對失智症有益的。因為以往的研究, 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似乎與肥胖以及高血壓有負相關 。而我們都知道,過度肥胖與高血壓是早就公認的失智症危險因子,因此對於肥胖及高血壓有益的食物應該是對失智症有幫助才對。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研究的資料收集其實是在中國,從 中國國家衛生與營養調查中得到的結果,在1997~2006共9年間總共追蹤了4843位平均年齡在63.4歲的中老年人 。研究人員在1997,2000,2004,2006年之間對他們進行多次的認知功能檢測,另外依據調查員去其家中訪查的結果,將每人每日攝取辣椒的量分成四組: 1. 沒有吃辣椒 0g/day 2. 每天1~20克 1~20g/day 3. 每天20~50克 20~50g/day 4. 每天超過50克 >50g/day     是說每天吃到50克以上的辣椒其實真的也不是很多見! 辣椒與認知功能     大家可以看到, 每日吃辣椒超過50克的那群人,在初始的認知功能分數以及9年後的追蹤都明顯比其他組來的低 。詳細統計之後,發現這群人與不吃辣的相比, 自述大概有兩倍的風險更常有記憶力下降的情形 。     有趣的是,在將其他可能影響因子都消除之後,研究人員發現, 如果BMI越輕的(也就是體重越瘦的),認知功能的下降與辣椒的攝取量更呈正相關 。瘦子如果又愛吃辣,似乎影響更是大。 所以,在這篇研究,高度辣椒攝取(每天超過50克)似乎與認知功能下降有相關,而且瘦的人影響更大(還好劉醫師是屬於影響較小的那群...)。不過這種多因子的研究通常容易有一些誤差,大家還是維持均衡飲食最為重要。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Zumin Shi,  High Chili Intak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4582 Adu...

懷孕期間掉頭髮是怎麼了?

    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經歷種種的不適,包含外在身形的改變、水腫、便秘或是疲倦感等等,不過沒想到在好不容易卸貨之後,除了肚子不會馬上縮回去之外,還會掉頭髮,更是讓有些媽媽們難以接受。到底懷孕所造成的掉髮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讓劉醫師來告訴大家! 頭髮的生長週期      生長期(Anagen):正常佔90%的毛囊     正常頭髮的生長期約為2~4年 ,這段期間頭髮持續生長,也會好好地留在你的頭上。如果生長期中間出現問題,頭髮的生長就會被打斷,新生的頭髮就不夠強壯,有可能會提早脫落。 退化期(Catagen):正常佔1%的毛囊     退化期就是營養毛囊的血管逐漸退化,此時頭髮停止生長,毛囊逐漸死亡,整個 過程大概持續3星期左右 。 休止期(Telogen):正常佔10%的毛囊     此時的頭髮猶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脫落。 這段時間約2~5個月,平均約3個月左右 。結束休止期後,頭髮會再次重新生長,如此不斷循環。 頭髮是輪流上班的,而且比想像中血汗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正常的頭髮基本上也是值班制,平時只有90%的頭髮在努力生長,有10%的頭髮在放假,而且平均放假3個月,好像比我們目前台灣大家休息的天數少,所以是血汗頭髮(大誤)。     這也是為什麼說每天大概會掉100根頭髮,因為我們 人類平均頭髮大概是10萬根,有10%在準備掉落,而假設在三個月內平均掉落的話,算式就是(100000*10%)/90=111.11111,所以大概就是100根左右 。 懷孕時的賀爾蒙變化與休止期落髮     雄性荷爾蒙會男性禿,相反的雌激素與女性的頭髮也有很大的關係。隨著雌激素(紫色線條)在整個懷孕期間的逐漸上升,有些人還會有毛髮變多的現象。但是當生產之後,可以看到的是 雌激素的量遽降,由於賀爾蒙的劇烈變化,很多本來在生長期的頭髮會異常提早進入休止期(約7~35%),造成之後所謂的休止期落髮 ,這就是生產之後落髮會增多的原因。我想聰明的大家應該也知道那最常見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就是生產之後的三個月   ...

迷思:維他命D對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有沒有效果?

    其實這種營養補充品或是維他命一直都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這種補充品對於嚴謹的醫學來說通常會缺乏大型的研究去證實有沒有效果。不過最近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就有一篇大型研究結果出爐,特別針對維他命D對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到底有沒有效果進行探討,今天劉醫師就帶大家來看看! 維他命D與第二型糖尿病預防     一直以來有很多小型研究以及一些臨床實驗發現, 血中的維他命D濃度較低似乎與胰島素阻抗以及胰島素分泌細胞失能有關 ,不過直接補充維他命D對於第二型糖尿病預防到底有沒有效果仍是未知。因此,這群研究直接找上糖尿病前期的這個族群。 糖尿病前期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未來很有可能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如何讓這群人能夠免於未來疾病的威脅就變得很重要。     當然, 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減重絕對是對這些人有幫助 。但是大家也知道,如果慢性病人的生活習慣都是這麼容易改變,那我想新陳代謝科第一個馬上病人就會大量減少了。 納入研究的標準     這個研究把以下三個標準只要達到兩個的人就納入研究的對象: 1. 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 /dL之間 2. 75g葡萄糖水試驗血糖介於140~199mg/dL之間 3. 糖化血色素(HbA1C) 5.7~6.4之間     基本上符合以上標準的人就是所謂糖尿病前期的人,未來有70%的這群人,會真正進展到第二型糖尿病。 研究方法     所以他們總共找了2423人,把他們分成兩組, 實驗組是每天給他額外補充4000IU的維他命D ,另外一組是給他安慰劑,同時限制兩組人每天自己再額外吃的維他命D不可以多於1000IU,鈣質補充不可多於600mg。 研究結果     這樣子補充兩年之後,發現 實驗組的人血中維他命D濃度從27.7ng/mL上升到了54.3ng/mL,而安慰劑組是從28.2ng/mL持平在28.8ng/mL ,所以補充之後維他命D血中濃度是對照組的快兩倍。但是對於預防第二型糖尿病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大家可以看到上圖,左 邊的Y軸表示的是沒有糖尿病的機率,X軸是時間,兩組一開始都是1,因為剛開始實驗...

迷思: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到底是要熱敷還是冷敷?

    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不管是第一次跑完馬拉松後的大鐵腿,或者是第一次去健身房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多軟弱這件事情,運動後的肌肉痠痛相信大家都會很有感。劉醫師第一次跑完馬拉松後,下樓梯時幾乎是要用爬的......。當然也有去健身房瘋狂做臥推之後,隔天才發現手無縛雞之力,連聽診器都拿不起來......。     所以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消除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呢?今天就讓劉醫師帶大家來看看! 運動後延遲性肌肉痠痛     以前這種痠痛被廣泛歸因於肌肉中乳酸的積累, 但科學已經證明這是一個流言 。 我們的肌肉細胞將葡萄糖分解為乳酸用作燃料,但運動後幾小時內乳酸就已經從肌肉中代謝,因此乳酸堆積不能解釋一兩天後出現的痠痛。     相反的,研究人員現在認為, 這種痠痛是由於身體修復運動造成肌肉小裂傷的過程 。 痠痛感通常不是唯一的症狀,還可能發生腫脹、僵硬以及壓痛,同時會有活動度以及肌力的下降。不過當肌肉完全修復之後, 當再次執行相同強度的活動時,延遲性的肌肉痠痛會減少或者根本不會發生,代表你的肌肉變得更強大了,這也是運動的目的 。 冷敷還是熱敷?     這其實是個很久的大辯論了,也沒有說一定誰對誰錯( 注意:這邊指的是運動後延遲性肌肉痠痛,也就是正常的肌肉痠痛,如果是拉傷或者是扭傷的不是這邊討論範圍歐 )。     2015年時美國有一篇隨機對照試驗,他們找了 100名大學生,這些人的身高、體重以及運動習慣都差不多,要求他們進行深蹲15分鐘(分成3次做),然後接受四種方法中的一種:1.運動後立即進行冷敷;2.運動後24小時冷敷;3.運動後立即熱敷;4.運動後24小時熱敷。 第五組作為對照,未接受任何熱或冷敷。     結果如下: 肌肉痠痛指數     Y軸是疼痛分數,X軸是時間。 可以看到立即冷敷整體的疼痛指數有明顯的下降 ,不管是一天或者是三天後,當然對照組的疼痛分數是絕對最高的,另外 24小時候再熱敷的效果是最差的 。不過其實立即熱敷、24小時後冷敷以及24小時後熱敷在三天後的疼痛指數都差不多,但都比對照組好。 血中肌紅蛋白指數差異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