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8的文章

針對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應該要如何做篩檢呢?美國家庭醫學會2018最新建議

    因為首圖放個大腸的圖好像有點噁心,所以找了一個隧道的圖來做示意。大腸癌在近年來逐漸增多, 目前是台灣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三位 。而由於大家飲食習慣的改變,大腸癌的發生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跡象。大腸癌的治療其實篩檢非常的重要, 在第一期發現的話幾乎存活率可以在九成以上 。在台灣目前推動的四癌篩檢中,有 免費提供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 。不過除了這個之外,有一些特別的族群會再建議做加強的檢查,今天就要跟大家來聊聊這個部分。 大腸癌的危險症狀與免費的癌症篩檢     下面是大腸癌的一些危險症狀,出現的時候大家就要小心,另外別忘了要去做免費的癌症篩檢歐。 大腸癌家族史或是有進階腺瘤家族史的人     目前知道大腸癌高度跟遺傳相關,所以有家族史的人要特別小心,詳細的情況如下表: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     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會使你的腸胃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所以罹患這兩種疾病的病人一 生大約會有5%的大腸癌發生率 。所以這個族群的人會建議在 症狀開始出現的8~10年後就應該開始每1~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一般這兩種疾病症狀開始約30~35歲,平均診斷年齡約40~50歲,盛行率大約是11~12/100000左右。比較特別的是,如果你 又合併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病人,會建議每年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 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     這一群人比較特別,一般可以靠臨床病史或基因分析診斷。大部分在45歲時被診斷,這群人 終生約有75~80%大腸癌的機率 ,占了大腸癌整體人數的2~4%,發生率大約是1/440。由於這群人是基因變異,所以他的息肉特別容易變成大腸癌,而且惡性化的速度非常快,另外也容易有子宮內膜、卵巢、胃、胰臟、泌尿道等的癌症。所以會 建議這群病人從25歲開始就要每年做大腸鏡檢查。如果是一等親有這種病史,會建議要從25歲開始每1到2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或是比家族中最早癌症診斷那人的年齡早五歲開始做大腸鏡檢查,至少做到75歲 。另外,由於這個疾病造成 胃癌的風險也會變高,所以家族成員應該從50歲或一樣最早癌症診斷那人的年齡早五歲開始每兩年做一次胃鏡檢查,直到75歲 。 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     這群人的特點就是會長出大量的息肉,通常超過100顆以上,而且皆屬癌前病灶。

玫瑰糠疹?長在你身上癢死你的玫瑰花

    情人節又要到了,雖然好像還有快一個月。在這種節日,送玫瑰花給心愛的另外一半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不過如果這個玫瑰花瓣是長在身上的話可就很難受了。這次要來跟大家來聊聊玫瑰糠疹,一個很常見不過也很惱人的小毛病。 什麼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的英文名字叫Pityriasis rosea,Pityriasis指的是皮膚的脫屑病灶,而rosea意思是玫瑰紅的,所以如果翻譯起來應該是叫玫瑰紅色的皮膚脫屑,翻譯的人也很浪漫,就給了她玫瑰糠疹這個浪漫的名字。     玫瑰糠疹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10萬人裡面會有170個人左右,通常 好發的年齡是10-35歲,而且以女性居多,冬季又會比夏季來的多 。     而詳細的原因其實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發現 與人類皰疹病毒第6及第7型相關 ,與細菌感染則較無直接關係。其實這種病毒在小時候就會侵犯我們,第6型差不多是兩歲的時候,而第7型通常是7歲的時候,之後就一直潛伏,直到免疫力不好的時候就會跑出來作怪。 典型臨床表現 先驅斑     基本上玫瑰糠疹是一個臨床診斷,也就是說不用抽血看身體檢查就可以。一開始的時候,差不多 有90%的病人會有所謂的先驅斑。這種斑塊通常成橢圓形、發紅,周邊會微微的突起而且呈現粗粗的脫屑,而中央會稍微凹陷,顏色較粉紅,大約3公分以上,通常先驅斑會持續兩周左右 。 類似感冒症狀      在先驅斑發生的時候,大約 有69%的人會有類似感冒的不適 ,例如全身無力、疲累、噁心、頭痛、關節疼痛、喉嚨痛甚至是發燒跟淋巴結腫大,伴隨著先驅斑的出現。 小紅疹發生     在先驅斑產生兩週後,很多小紅疹就會產生,這種小紅疹比先驅斑小很多,會 沿著所謂的蘭格氏線分佈在軀幹及四肢,延伸到前臂跟大腿上部。背部的小紅疹因為沿著蘭格氏線分佈,所以遠遠看起來會像聖誕樹的樣子,而胸前的小紅疹則是會呈V字型分佈 。     小紅疹會持續至少6週以上,甚至會到12週左右, 平均大概也有45天,而且超過50%的人會覺得非常的癢 。 鑑別診斷     玫瑰糠疹跟下面很多疾病產生的皮膚紅疹都非常的相似,不過還是可以稍微分別一下: 藥物引發的玫瑰糠疹     也有一些藥物可能誘發類似玫瑰糠疹的情形,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吃過下面的藥或成分: 治療

如何預防糖尿病以及自身罹病的風險評估?來看美國最新2018ADA糖尿病醫學會建議

    這次要來跟大家討論稍微嚴肅的話題,糖尿病。在臺灣糖尿病是女性十大死因第三位(男性為第六位),在18歲以上的國人盛行率已經高達11.8%,全國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者,而且這個數字其實還不斷在增加中。所以,糖尿病在台灣逐漸成為一個大問題。     不過,其實任何疾病都一樣,等到發生了才想到要怎麼治療的時候通常已經晚了,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有云:「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所以如果能夠在糖尿病發生之前就把它處理掉,我想這才是我們要努力的。下面就來帶大家看糖尿病要怎麼預防?這篇是幫大家整理一下2018年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的最新指引,原文大概有172頁英文左右......。 高風險族群的篩檢及風險評估表     糖尿病一般來說在很早期的時候是沒有症狀的,所謂的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甚至是尿尿有螞蟻去吃等症狀發生的時候,通常就已經是確立得到糖尿病了。所以預防最重要的是要找出這群高風險族群,在糖尿病前期的時候就進行積極的治療和生活介入,對於延緩甚至阻止真正糖尿病的到來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就建議以下無明顯症狀的人應該要去篩檢,看看是否有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可能 :     另外我依據指引裡面的風險評估表翻譯成中文做了一個線上的評估表,全部填完大概10秒左右,大家可以去填看看,了解一下自身的情況。 https://goo.gl/forms/4DrYhI7unfSd4OTW2     把選項填完之後按下提交就可以看到查看分數,按下去之後在右上角可以看到總分, 如果分數在5分(含)以上,就最好來看看醫師做檢查歐 。 改變生活習慣     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其實就是生活習慣的改變, 目前研究顯示,如果真的做到生活習慣的改變,3年糖尿病發生率下降58%,甚至追蹤20年都還可以下降發生率達43% 。而生活習慣改變最重要的就是下列三點事情:   減重     最好能夠在半年內下降體重達7% ,也不用瘦太快, 每周維持減輕0.5~1公斤左右 ,差不多就是 每天減少500~1000大卡的熱量攝取即可 (我都跟病人說,晚上不要吃白飯還有每天少喝一杯飲料,或換成無糖的)。 運動     每周最少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例如快走-時速5公里左右、慢跑、騎自行車-時

BCAA對於賽後肌肉修復到底有沒有效果?

    要跟大家說個抱歉,因為劉醫師最近發現自己實在太胖了,所以開始認真研究有關運動的題目,因此最近幾篇文章都是與運動相關。不過其實這幾年行醫下來的感覺發現,良好的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才是健康的根本,等到真的有病開始吃藥就來不及了。之前也有遇過一個例子是我新診斷的一位糖尿病病人,經過我衛教之後大徹大悟,把整個生活習慣調整過來,也這樣因此減重了十多公斤之後糖尿病就好了。我再繼續追蹤他一年發現血糖一直都正常,沒有復發過,所以運動是真的很重要!     身邊的朋友及同事有在玩三鐵或是馬拉松的也常常問我一些運動相關的醫學問題,剛好這次提出來的BCAA據說對於提昇運動表現以及肌肉修復都有不錯的功效?到底有沒有這麼神奇?就讓劉醫師替你讀最新的論文來回答你! 何謂BCAA?BCAA是什麼?     BCAA是英文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的縮寫,翻成中文就是支鏈胺基酸。我們都知道肌肉是要靠蛋白質去形成,而蛋白質又要由胺基酸構成。大部分的胺基酸我們都可以自己合成,但是有九種胺基酸一定要從食物中攝取, 其中有三種必需胺基酸:異白胺酸(lsoleucine)、白胺酸(Leucine)及纈安酸(Valine)是肌肉組織中含量最多的胺基酸(佔了35%),所以要長肌肉一定非要有這些胺基酸不行 。一般來說, 紅肉類、雞胸肉及乳製品如起司中含有大量的這三種胺基酸。如果是吃素的人,通常苜蓿、豌豆、鷹嘴豆、小扁豆、黃豆、花生、芝麻、全穀類以及堅果也都含有豐富的這三種胺基酸 。     在運動的時候,這群肌肉組織內的支鏈胺基酸會被氧化消耗掉以製造運動所需的能量,以及當作細胞內的調控因子促進肌肉組織的合成。跟其他必須胺基酸比起來,BCAA主要是在骨骼肌被代謝,其他的則是在肝臟,所以BCAA對肌肉組織非常重要。 另外要注意的是,BCAA中白胺酸(Leucine)對於肌肉的生長以及修補是最重要的 。因此就會有疑問說,那補充支鏈胺基酸對於賽後肌肉修補到底有沒有幫助?剛好最近在營養學雜誌有兩篇系統性研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有效,但是要吃的有方法!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在2017年於Nutrient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BCAA補充劑對於賽後肌肉修補是否有效的系統性回顧論文。這篇分析主要追蹤的指標包含賽後肌肉發炎酵素的高低、肌肉痠痛的程度與最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