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8的文章

日本腦炎是什麼?又要怎麼預防?還有需要再去補打疫苗嗎?

    最近夏天愈來越熱,時序進入夏季就代表台灣又要面臨各種病媒蚊傳播疾病的挑戰了。最近的新聞說日本腦炎的疫情突然升高,雖然說看下圖的統計表好像還好,不過 每年的5~10月是流行的時間,6~7月更是進入高峰期 ,大家還是要小心!今天就來替大家講講日本腦炎以及日本腦炎疫苗! 日本腦炎     日本腦炎之所以叫做日本腦炎就是因為這是日本人在1930年代分離出來的病毒株,所以因此命名。 傳染方式及流行地區          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 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 為主要的傳播媒介,在台灣各個縣市都有病例報導過, 傳染範圍遍及全台灣 。豬以及鳥類及許多動物因被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而未帶病毒的病媒蚊則在叮咬動物的時候受到感染( 在台灣尤其是豬,在豬的身上病毒會大量繁殖 ),最後這些病媒蚊再去叮咬人因此就傳染到人的身上了,不過人跟人的接觸是不會直接傳染的。     至於流行的地區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顏色比較深的地方就是流行地區,台灣也在其中 ! 流行病學     台灣自 1968年實施全面幼兒日本腦炎預防接種以來 ,病例逐年減少。近10年(2008至2017年)報告 病例發生率大約為10萬分之1左右 。而自1998年以來, 九成以上的確定病例年齡在20歲以上,臺灣日本腦炎病例轉以成人為主 ,應該是與小時候幾乎都有接種疫苗有關。 臨床症狀及治療     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潛伏期5~15天不等, 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大多是老人或小孩)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 。     有症狀者通常一開始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發燒、腹瀉、頭痛或嘔吐等,症狀輕微者的臨床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或不明原因發燒。嚴重者則出現意識狀態改變、全身無力、高燒、局部神經障礙(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運動障礙、帕金森氏症候群(Parkinsonism,因錐體外系統功能受損,而有面具樣臉、齒輪狀僵直、舞蹈手足徐動症)、神智不清、對人時地不能辨別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20%至30%,算是非常的高。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其產生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不正常肌張力、語言障礙、運動肌無力、腦神經及錐體外系統異常的神經功能缺損等。精神性後

哪些疫苗可以一起同時施打?哪些不行?讓劉醫師替您解答!

    最近旅遊醫學門診的人數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國人不管是要出國工作或是去旅遊之前也漸漸有觀念說要先來看個旅遊醫學門診,看看醫師建議有沒有什麼需要預防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個很常被遇到的問題,到底哪些疫苗可以一起打?那些不行? 疫苗有分兩種?不都是疫苗嗎?     疫苗真的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活性疫苗,一種是非活性疫苗。 活性疫苗     簡單來說, 活性疫苗裡面有真的病原體 ,只是經過減毒的手續,讓它們變成沒有致病力。所以打入人體之後, 引起的免疫反應就會跟真的得到那種病一樣,因此這種疫苗誘發的抗體可以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 。但是也有他的缺點,如果你體內剛好有大量外來的抗體存在時,這種疫苗裡超弱的病原體有可能就被中和,此外因為真的有病原體,所以 有極少數的人打了之後會真的得到那種病,但是發生率微乎其微。 非活性疫苗     非活性疫苗就是活性疫苗的相反, 疫苗裡面本身不含真的病原體 ,而只保留能夠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部分,所以不會有被感染的疑慮。但是也因為如此, 引起的免疫反應抗體的持續時間較短,因此常常需要連續施打好幾次,或是每隔幾年施打追加,否則抗體會逐漸消失而沒有保護力。 疫苗到底可不可以同時施打?又該注意哪些事?     劉奕醫師幫大家整理了下面的表格,包含了常見的疫苗以及旅遊醫學門診才有的特殊疫苗(像是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小兒麻痹疫苗、傷寒疫苗及狂犬病疫苗等等),大家可以看看! 所以,下次要打疫苗之前可以先看看自己要施打的疫苗是不是可以一起施打歐!這樣子就不用跑兩趟了!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各項預防接種間隔時間一覽表

高山症是什麼?什麼又是高海拔疾病?用藥怎麼預防?丹木斯的原理又是什麼?讓劉醫師替您說明!

    又到了出國的旺季,相信很多人已經訂好行程。最近旅遊醫學門診多了很多前來諮詢的民眾,很多都是說要去瑞士、斯里蘭卡、西藏或者是尼泊爾等等的地方,擔心會遇到高山症的問題所以前來拿藥。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所謂的高山症!由於涵蓋三種不同子疾病,篇幅可能會較長一點點...... 高海拔疾病及成因     今天不是要說高山症嗎?怎麼會是高海拔疾病呢?其實依照目前國際上的趨勢, 高山症這個比較籠統的名詞已經漸漸不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海拔疾病這個名詞 。因為事實上,不是只有去高山才會發生,只要是急遽的海拔高度變化皆有可能發生,所以改用了這個新名詞,所以下次有人問你,要專業的說是高海拔疾病歐!而 高海拔疾病又包含了三種主要的病況,分別是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高海拔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和高海拔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而根據統計,在旅遊中會遇到的不適除了上呼吸道感染與腸胃道疾病之外,高海拔疾病是第三名。     而高海拔疾病會產生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缺氧,隨著高度的升高,空氣中所含的氧氣量也逐漸下降。在3000公尺的高度,吸入的氧氣約只有海平面的69%,升高到聖母峰的高度(8848公尺)更是只有海平面的28%。值得注意的是,冬天時的大氣壓力會比夏天低,而晚上的大氣壓力也會比白天更低,所以 一般高海拔疾病晚上會更嚴重。依據研究,同一個地點早晚的壓力差可以導致相當於海拔多了200公尺的高度 ,氧氣量會更稀薄。根據報告顯示至1,850至2,750公尺活動,急性高山病發生率為22%;登至3,650公尺高度的山友,其急性高山病發生率為34%。     缺氧的時候,身體為了適應低氧的情況,體循環會有血管擴張的現象,而肺循環則發生血管收縮,另外腦血流量會增加,其他影響包括休息及運動時的呼吸、脈搏、血壓、心輸出量都會升高,讓你休息時也會喘,增加換氣,這也是高海拔疾病會有頭痛、腸胃不適跟肺水腫、腦水腫的原因。     而高度其實也有稍微區分,大家可以看看下表,像 台灣的武嶺(3275公尺)或玉山(3952公尺)都算是高海拔了歐! 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急性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