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9最新版 ACC/AHA(美國心臟醫學會)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指引

    在3/17的時候,美國心臟醫學會發表了最新的2019年版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指引,還算熱騰騰的文獻,原文有103頁,今天劉醫師就來帶大家看看其中的幾個重點精華!

風險計算

    在這個新的指引當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要算出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有的步驟都是算出風險之後才進行下一步。下面就來看看在風險計算方面有哪些建議?

40~75歲的人

    基本上在這個年齡層可以使用心血管疾病風險計算機算出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臨床醫師應使用http://tools.acc.org/ldl/ascvd_risk_estimator/index.html#!/calulate/estimator/這個計算機幫你算出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只要輸入年齡、性別、種族、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血壓、有無高血壓服藥、有無糖尿病及有無抽菸就可以計算了。

20~39歲的人

    在這個年齡層因為沒有很多大規模研究的數據,因此無法計算出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不過可以算出終身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可以給臨床醫師參考,臨床醫師也會使用傳統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標來幫你計算。

風險調整因子

    即使用上述計算機算出來的風險不高,但如果有下列情況發生時,醫師還是會認定你有比較高的風險:
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強危險因子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符合這些病史或者是抽血有哪些數值其實是異常的,你就有比較高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歐!

飲食及運動習慣

飲食方面

1. 基本上就是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類以及吃魚,或是採用所謂的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劉醫師之前的文章有介紹:https://www.drliui.com/2018/01/2018ada.html。然後要多攝取單元或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絕對不要去碰反式脂肪。
2.蛋白質來源如果可以用植物來源取代也不錯:研究顯示,與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相比,吃雞肉或魚肉會增加 6%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乳製品增加8%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未加工紅肉增加12%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蛋增加1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加工肉製品增加3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整體而言,如果每日用3%植物蛋白質來取代原先動物蛋白質的話,會減少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3.少吃精緻的澱粉類、人工甘味劑調味的飲料或者是加了很多糖的飲料:記住,果汁其實也不算太好,因為其實你會攝取額外很多糖分,最好是直接吃水果。人工調味的飲料雖然少了卡路里,但是目前研究都顯示還是會增加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另外食物中額外添加的糖最好不要太多,否則太多的游離糖一樣會讓你有糖尿病的風險。

運動方面

1.有做總比沒做好:原則上是建議一個禮拜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者是75分鐘的激烈運動,如何算運動強度可以看這邊:https://www.drliui.com/2019/01/elderlyexerciserecommendation.html,如果是在健身房,可以看機器上的MET, 基本上中等強度就是3~5.9MET,高強度就是6MET以上。不過如果真的因為太忙,不管怎麼樣還是建議至少做點運動,即使小於建議數值還是有預防的效果歐!

體重方面

1.BMI和腰圍需控制:其實只要BMI超過25以上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風險了,另外男生腰圍如果超過90公分,女生超過80公分也要注意會增加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如果你的體重過重,基本上只要能夠減低5%的體重,對於你的血壓、血糖以及血脂都絕對是有幫助的。

特殊病人族群建議

糖尿病

1.降血糖藥物建議:其實糖尿病病人一般該注意的東西都跟上面差不多,不過在藥物方面今年在糖尿病族群除了建議metformin仍為第一線藥物使用之外,如果要再往上使用藥物會建議先以SGLT2以及GLP1類藥物為主,因為這兩類藥物除了可以降血糖之外,也可減少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及心衰竭的機率。
2.糖尿病族群的特別增強危險因子:
糖尿病族群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增強危險因子
    其實除了第一項以外,大概就是已經出現糖尿病各種器官病變的病人,大多可能與血糖控制不佳或是罹病時間較長有關。

高膽固醇血症

    其實就是下面這張圖表最重要:
降血脂藥物使用建議

    這是2019年美國心臟醫學會最新的初級預防降血脂指引,基本上台灣的指引也慢慢在跟上國際化的腳步了。低密度膽固醇(LDL)如果超過190以上,會建議要先使用降血脂藥物把低密度膽固醇降下來再說,或是糖尿病病人也建議使用先使用降血脂藥物,其餘依照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來進行藥物的建議。

高血壓

    美國心臟醫學會目前對於高血壓的定義比較嚴格,基本上超過130/80就是屬於高血壓的範疇,因此對於高血壓族群的病人也有些非藥物處理治療建議:
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1
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2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RM的,可以看這篇:https://www.drliui.com/2017/11/blog-post.html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建議戒菸,只要有抽菸的人,不管抽多少,即使一天一支也建議戒菸。另外即使是二手菸、三手菸其實對健康都是有危害的!!!

血壓藥物使用建議

    那什麼時候應該開始高血壓藥物的治療呢?指引裡面也給了很清楚的建議:

血壓藥物起始治療建議

    不過醫師還是會視每個人的狀況作調整歐,畢竟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阿斯匹靈使用建議

    比較重大的改變大概就是目前對於阿斯匹靈這個藥物在初級預防的角色,似乎越來越式微而且在某些族群的病人其實是不太建議使用的歐!
低劑量阿斯匹靈使用建議

 所以,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歐,就先從健康生活開始吧!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需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嗎?23價跟13價哪個比較好?施打建議一次搞懂!

    最近又到了打疫苗的季節了, 台北市政府這次加碼2017年10~12月份只要是台北市市民,65歲(含)以上就可以補助施打一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往全國補助是75歲(含)以上才可以公費施打一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所以近日可以看到大家都跑來打疫苗。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肺炎鏈球菌疫苗,到底23價跟13價差在哪邊?又是建議怎麼打會比較好呢?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俗稱的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其實全名是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V)。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可以想成是這種細菌外面有穿一層黏黏的外套,這件外套不僅可以讓細菌黏附在我們的呼吸道黏膜,而且因為穿了這層外套所以我們體內的白血球就無法辨認它而把它抓出來摧毀 。所以它可以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它就趁機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病症。而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就是針對這件外套設計,涵蓋了23種肺炎鏈球菌(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約有75%的保護力。不過我們人體的設計是很精妙的, 23價疫苗只能激活一種叫做B細胞的淋巴球。優點是效果很快,B淋巴球很快就會製造出大量的抗體來對抗肺炎鏈球菌。但是B細胞的特性就是無法持續很久,就像雖然有大量的子彈,可是打完就沒了 。所以 23價疫苗可以有的效果大概就是5~10年而已 ,而且抗體激活的數量會一次比一次少。重點是小於兩歲的小朋友這方面的免疫力還沒發展完全,所以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小朋友施打這種疫苗。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全名是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一般大家看它價數比較少就會認為它可能比較沒力,其實不然。 13價疫苗它設計可以激活我們體內一種叫做T細胞的淋巴球 ,T細胞在身體內就像是將軍,可以動員的抵抗力會更多。而且它有記憶效應, 可以想成它是一個超會記仇的將軍,只要遇到相同的敵人它一定會把它往死裡打,絕不放過,而且它活超久 。13價疫苗涵蓋的就是13種肺炎鏈球菌,

血液中維他命B12(cobalamin)過高可能與癌症有關係?

    最近劉奕醫師服務的醫院多了一項健檢的項目,就是可以測量血中維他命B12的濃度。一般來說其實比較常見到的是維他命B12不足,不過有一天卻發現一位患者的維他命B12濃度是過高,超過儀器可以檢驗的上限數值,但是她本身並沒有在補充維他命B12或者是有完全吃素的情形,當下馬上請她到血液腫瘤科去做更多的相關檢查,大家想想是為什麼呢? 維他命B12過高竟然可能暗示體內有癌症的發生?     其實丹麥在2013年的時候有發表過一篇大型的研究,這篇研究是 Aarhus大學附設醫院利用丹麥的健保資料庫所做的世代性研究。 研究團隊共追蹤了33萬3367人,從1998~2009年間 ,分析其血中維他命B12濃度的數值與其後來發生癌症的相關性( 研究排除一開始就有癌症、使用維他命B12補充療法的人 ),發現血液中維他命B12濃度越高與後來得到癌症的相關性越高。     研究團隊首先將癌症的種類分為以下四種:     當然其實這樣分類算是有點粗淺,因為癌症的成因其實相當複雜,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不過這篇研究中這樣分類並且統計出了一些結果。依照血液中維他命B12濃度的高低及癌症間接標準化發生率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表格:     可以看到 整體癌症的間接標準化發生率隨著血中維他命B12濃度越高,發生率也越高。另外在男性族群,與抽菸喝酒相關的癌症以及血癌相關的癌症,這種趨勢更加的明顯 。下面是研究中將各個癌症的一年內間接標準化發生率畫成圖表,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可以看得出來 一年內的各癌症間接標準化發生率隨著血中維他命B12的濃度上升而上升,尤其是在血癌相關的癌症更是明顯,而抽菸喝酒相關的癌症(如最近很受到大家注意的食道癌)也是有明顯的上升。 不過其實詳細到底為什麼維他命B12的濃度高會與癌症有關,目前還不清楚,推測可能是與 某些癌症會增加血液中運輸維他命B12的蛋白質(transcobalamins)有關係 ,而目前研究中發現最多這種現象的就是 血癌 。 所以,維他命B12過高或過低都不是好事,如果有相關問題建議還是立即去找醫師諮詢歐! 家庭醫師劉奕關心您! 參考資料: 1. Johan Frederik Berg Arendt, Elevated Plasma Vitamin B12 Levels as a M

玫瑰糠疹?長在你身上癢死你的玫瑰花

    情人節又要到了,雖然好像還有快一個月。在這種節日,送玫瑰花給心愛的另外一半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不過如果這個玫瑰花瓣是長在身上的話可就很難受了。這次要來跟大家來聊聊玫瑰糠疹,一個很常見不過也很惱人的小毛病。 什麼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的英文名字叫Pityriasis rosea,Pityriasis指的是皮膚的脫屑病灶,而rosea意思是玫瑰紅的,所以如果翻譯起來應該是叫玫瑰紅色的皮膚脫屑,翻譯的人也很浪漫,就給了她玫瑰糠疹這個浪漫的名字。     玫瑰糠疹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10萬人裡面會有170個人左右,通常 好發的年齡是10-35歲,而且以女性居多,冬季又會比夏季來的多 。     而詳細的原因其實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發現 與人類皰疹病毒第6及第7型相關 ,與細菌感染則較無直接關係。其實這種病毒在小時候就會侵犯我們,第6型差不多是兩歲的時候,而第7型通常是7歲的時候,之後就一直潛伏,直到免疫力不好的時候就會跑出來作怪。 典型臨床表現 先驅斑     基本上玫瑰糠疹是一個臨床診斷,也就是說不用抽血看身體檢查就可以。一開始的時候,差不多 有90%的病人會有所謂的先驅斑。這種斑塊通常成橢圓形、發紅,周邊會微微的突起而且呈現粗粗的脫屑,而中央會稍微凹陷,顏色較粉紅,大約3公分以上,通常先驅斑會持續兩周左右 。 類似感冒症狀      在先驅斑發生的時候,大約 有69%的人會有類似感冒的不適 ,例如全身無力、疲累、噁心、頭痛、關節疼痛、喉嚨痛甚至是發燒跟淋巴結腫大,伴隨著先驅斑的出現。 小紅疹發生     在先驅斑產生兩週後,很多小紅疹就會產生,這種小紅疹比先驅斑小很多,會 沿著所謂的蘭格氏線分佈在軀幹及四肢,延伸到前臂跟大腿上部。背部的小紅疹因為沿著蘭格氏線分佈,所以遠遠看起來會像聖誕樹的樣子,而胸前的小紅疹則是會呈V字型分佈 。     小紅疹會持續至少6週以上,甚至會到12週左右, 平均大概也有45天,而且超過50%的人會覺得非常的癢 。 鑑別診斷     玫瑰糠疹跟下面很多疾病產生的皮膚紅疹都非常的相似,不過還是可以稍微分別一下: 藥物引發的玫瑰糠疹     也有一些藥物可能誘發類似玫瑰糠疹的情形,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吃過下面的藥或成分: 治療